新闻动态
2017年力文暑期科技发明专利班报名即日开始
	
暑期将至,第五届力文思维训练暨专利发明班报名如期开始,届时省市科技发明专家、优秀科技辅导员将现场莅临指导。自2013年开课至今,力文科技发明专利班共荣获47项省市及国家青少年科技创新专利奖项,已成为了中考选校和高考自主招生至关重要的“敲门砖”,获得了各届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开课时间地点:8月22日—27日 徽商大厦903力文第一实验室
费用安排:1600/人(包含专家差旅费、讲义费、教师授课费)
教育热线:0551-62892520 13965129321(王老师)
	
	
 
	
自主招生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具有学科特长或者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通过什么可以证明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具有学科特长或者创新潜质,具有哪些优势更容易通过自主招生初审?根据今年已经公布的自主招生简章,我们整理出92所学校的报名条件,供大家参考:
	
| 
					 高校名称  | 
				
					 2016高校自主招生报考条件  | 
			
| 
					 北京大学  | 
				
					 
						(一)申请报考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 
			
| 
					 北京工业大学(本市)  | 
				
					 
						A.高中阶段获得北京市级及以上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计算机等竞赛奖项。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一(2)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含)以上者;(3)具有航空模型制作或飞行操控方面的特长,在高中阶段获得过全国比赛前六名或世界级比赛前八名者;(4)高中阶段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相关学科领域学术论文或拥有发明专利者(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5)高中阶段化学课程成绩连续三年获得优秀者(提供相应证明材料);(6)高中阶段获得全国性中文竞赛(作文、演讲、辩论竞赛)决赛二等奖(含)以上者或省级中文竞赛决赛一等奖(含)以上者;(7)高中阶段获得国际性英语竞赛(作文、演讲、辩论竞赛等)决赛三等奖(含)或全国性英语竞赛决赛二等奖(含)或省级英语竞赛决赛一等奖(含)以上者;(8)高中阶段获得全国性文史知识竞赛一等奖(含)以上者; (9)高中阶段获得过全国性或国际性模拟联合国比赛单项优胜奖者或团体前三名的团队成员。  | 
			
| 
					 北京化工大学  | 
				
					 
						1. 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北京交通大学  | 
				
					 
						A.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北京科技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  | 
			
| 
					 北京理工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一  | 
			
| 
					 北京林业大学  | 
				
					 具备相应学科特长,对我校相关专业具有浓厚学习兴趣和较强培养潜质者;  | 
			
| 
					 北京师范大学  | 
				
					 
						1、数学、物理省三,以及全国信息类竞赛和科技创新竞赛获奖者,限报教育学、天文学和哲学专业。  | 
			
| 
					 北京邮电大学  | 
				
					 高中阶段获得数学、物理或信息学学科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  | 
			
| 
					 北京语言大学  | 
				
					 
						 2.高中阶段参加国家级(含)以上外语类竞赛获奖者,高中阶段参加外语水平测试或等级考试成绩优异者,可报考外语类专业或信息科学类专业。  |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省二;或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获奖;或高中阶段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创新作文大赛国二;  | 
			
| 
					 重庆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或双省三;2.省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或以第一作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以第一作者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与报考学科相关的专业论文等;3.文学、写作、语言等方面全国竞赛二等奖,或以第一作者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文学作品,或以第一作者在出版社正式出版相关学科领域出版物等;4. 高中阶段具备良好英语能力和扎实理工基础,且有意向进入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办学项目学习的优秀理科毕业生(须附详细材料证明并经我校专家组认定)可报考中外合作培养类。免笔试条件:1.五项学科省一;2.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含)以上者  | 
			
| 
					 大连海事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大连理工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2)发明专利证书者(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未正式取得专利证书者除外;须第一发明人);(3)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得二等奖;(4)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5)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须第一作者);(6)期末考数学、物理、化学单科成绩4次年级排名前1%,且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均达优秀标准者(需提供该科目历次期末考试年级大榜成绩单及排名);(7)在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二等奖。  | 
			
| 
					 电子科技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或双省三  | 
			
| 
					 东北大学  | 
				
					 
						1.在公开发行刊物发表作品、论文或有专著出版的考生;  | 
			
| 
					 东北师范大学  | 
				
					 
						(一)五项学科竞赛省二;  | 
			
| 
					 东华大学  | 
				
					 
						1. 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东南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  | 
			
| 
					 对外经贸大学  | 
				
					 
						1、数学、物理国二  | 
			
| 
					 复旦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国三或双省一。  |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1.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三等奖;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一  |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河海大学  | 
				
					 
						1、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省二或双省三。  | 
			
| 
					 黑龙江大学(本省)  | 
				
					 
						1. 在所报考专业相关领域各级竞(比)赛获奖者;  | 
			
| 
					 湖南大学  | 
				
					 在报考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等方面表现突出者。  | 
			
| 
					 湖南师范大学(本省)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  | 
			
| 
					 华北电力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一。  | 
			
| 
					 华东理工大学  | 
				
					 
						1. 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华东师范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上海市高中数学竞赛”三等奖;  | 
			
| 
					 华南理工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  | 
			
| 
					 华中科技大学  | 
				
					 
						1.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信息学)全国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的学生。  | 
			
| 
					 华中农业大学  | 
				
					 
						1.具有科技发明(专利)、科技论文、文学创作或其它特长的考生,或在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等比赛中获奖的学生。  | 
			
| 
					 华中师范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三;在科技创新、发明方面省三,或拥有专利者(已受理但未正式取得专利证书的除外);  | 
			
| 
					 吉林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  | 
			
| 
					 江南大学  | 
				
					 
						(一)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资格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或省级赛区一、二等奖。  | 
			
| 
					 兰州大学  | 
				
					 
						 (一) 五项学科竞赛省二或双省三;  | 
			
| 
					 南方科技大学  | 
				
					 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科知识扎实、创新潜质突出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理科高中毕业生。  | 
			
| 
					 南京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一或双省二  |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  | 
			
| 
					 南京理工大学  | 
				
					 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英语、作文等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电脑制作,创新实践,发明创造等方面获得省市级及以上奖项或者专利。  | 
			
| 
					 南京农业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南京师范大学(本省)  | 
				
					 
						(一)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南开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一  | 
			
| 
					 清华大学  | 
				
					 
						 1.(类型1:研究创作类)在科技发明、研究实践、文学创作、创意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 
			
| 
					 厦门大学  | 
				
					 
						1. 五项学科竞赛省一或双省二。  | 
			
| 
					 山东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  | 
			
| 
					 陕西师范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上海财经大学  | 
				
					 
						1、数学、化学、物理省一。  | 
			
| 
					 上海大学(本市)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上海交通大学  | 
				
					 
						(1)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省一;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1.高中阶段在中学生作文和外语竞赛中均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奖项或省级赛区决赛一等奖。  | 
			
| 
					 四川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一  | 
			
| 
					 苏州大学  | 
				
					 
						⑴、以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专著,或者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性作文比赛获二等奖及以上者(具体赛事名称为“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 
			
| 
					 同济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一  | 
			
| 
					 武汉大学  | 
				
					 
						1.  高中阶段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创新作文大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奖励,或“楚才杯”作文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 
			
| 
					 武汉理工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1、在相关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或者以第一完成人身份拥有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或者软件著作权等。  | 
			
| 
					 西安交通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  | 
			
| 
					 西北大学(本省)  | 
				
					 
						1.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刊物、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哲学类、历史类文学类作品者;或正式出版哲学、历史、文学著作者。  | 
			
| 
					 西北工业大学  | 
				
					 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学 省二  | 
			
| 
					 西北农林科技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西南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西南交通大学  | 
				
					 
						1. 五项学科竞赛省二或双省三;  | 
			
| 
					 西南政法大学(本省)  | 
				
					 
						(一)中学阶段在公开出版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文学作品、或有独立出版的专著、文集等作品者;  | 
			
| 
					 云南大学(本省)  | 
				
					 
						1.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竞赛省级赛区三等奖及以上奖项(艺术、体育奖项除外);  | 
			
| 
					 长安大学  | 
				
					 
						    2.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浙江大学  | 
				
					 五项学科竞赛省一  | 
			
| 
					 郑州大学(本省)  | 
				
					 
						1、以第一作者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文章或正式出版过专著,或者高中阶段参加全国性作文比赛获三等奖及以上者(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 
			
| 
					 中国传媒大学  | 
				
					 
						(1)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相关学科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三。  | 
			
| 
					 中国海洋大学  | 
				
					 1.学科竞赛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获得省二奖项;2.“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获三等奖(含)以上奖励或参加“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优秀奖(含)以上奖励;3.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或全国创新英语大赛获全国二等奖(含)以上奖励;4.“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或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二等奖(含)以上奖励;5.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奖励;6.参加海洋知识学习和涉海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数学、物理、化学省一;生物、信息学国三  |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理想高远、品德优良、学业优秀、热爱科学,并具备创新潜质的理科高中毕业生。  | 
			
| 
					 中国矿业大学  | 
				
					 1.数学、物理或化学省三;2.取得数学、物理或化学相关的创新成果(如公开发表论文、专利授权等);3.高中阶段数学、物理或化学单科成绩在历次期末考试中均列年级前5%。  | 
			
| 
					 中国人民大学  | 
				
					 详见简章  | 
			
| 
					 中国石油(北京)  | 
				
					 
						1、学科竞赛省三。  | 
			
| 
					 中国石油(华东)  | 
				
					 
						1.数学、物理、化学省三  | 
			
| 
					 中国药科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  | 
			
| 
					 中国政法大学  | 
				
					 1.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决赛一等奖;2.全国中学生创新英语大赛一等奖,“21世纪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高中组)、中央电视台“英语风采大赛”全国决赛(高中组)获奖者;3.五项学科竞赛国二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各类竞赛省三;  | 
			
| 
					 中南大学  | 
				
					 1.五项学科竞赛省二;2.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三等奖(含)以上,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全国中学生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二等奖(含)以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或获得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复赛全国优胜者二等奖(含)以上,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含)以上  | 
			
| 
					 中山大学  | 
				
					 1.在科技发明、文学创作、研究实践、才能禀赋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并取得标志性成果(须提供发明专利、公开发表论文、著作等证明材料);2.五项学科竞赛省一或双省二  | 
			
| 
					 中央财经大学  | 
				
					 1.数学、物理省一;2.数学物理省二及外语或文史类竞赛(含综合、作文、演讲等)全国二等奖及以上;3.文史类竞赛全国二等奖及以上;4.在省级及以上刊物独立发表文学作品,或独立正式出版文学作品;5.外语类竞赛全国二等奖及以上  | 
			
	
	
自主招生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具有学科特长或者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以上为我们根据今年已经公布的自主招生简章,整理出的92所知名高校的报名条件,供各位家长老师参考。
	








 
	